欢迎访问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网站 ·设为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法律法规 | 污染控制 | 环境监测 | 环境监察 | 项目审批 | 自然生态 | 建议提案办理 | 环保信箱 | 在线调查 | 网上征集 | 在线访谈 | 曝光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规划计划>>环保规划>>正文
 
省环境保护厅解读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2017-03-24 10:09     (浏览:)
 

《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继续强力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历时三年联合编制了《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于去年底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现已开始组织实施。

为了帮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3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熊德威向新闻媒体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哈思挺主持发布会。

《规划》的编制背景及起草过程

熊德威说,贵州地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区,自然资源丰富,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水、气、土壤、自然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质量总体良好。然而,“十三五”期间,贵州同步小康建设中“既要赶又要转”的任务繁重,经济社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压缩型、复合型、结构型”环境问题长期存在并越发明显,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难度高、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虽然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仍需继续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改革创新,戮力同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们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抓早抓实《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熊德威说,早在2013年《国家“十二五”环保规划》中期考核期间,省环境保护厅就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起草技术小组,建立并落实了规划编制的保障机制。在编制过程中,省环境保护厅多次赴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规划院对接《国家“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的目标指标要求和重大工程任务安排,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政策和工程向贵州倾斜。先后组织过6次专题会,对《规划》的目标指标、内容框架、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项目进行集中讨论。2016年2月完成了《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并在“201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印发讨论。之后多次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规划》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形成《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并向省直相关部门征求建议意见。2016年10月,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发改委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送审稿)进行评审,经修改完善后呈报省政府并于2016年12月获省政府批复同意。

《规划》主要内容

熊德威说,本《规划》是《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细化和落实,是制定和实施全省环境保护具体工作方案的重要依据。《规划》内容严格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政策,以国家《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为重要依据。《规划》旨在确定“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发展方向、布局重点和保障措施。《规划》采用章、节结构,共12章46节,设立了19个工程项目(或行动计划)专栏。

(一)思路原则

《规划》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把“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作为《规划》宗旨,既彰显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又突出了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保新理念。

(二)目标指标

参照《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结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纳入统计监测的生态环保类指标,《规划》设置了生态环境质量类等5大类共计23小项指标。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类指标。该类指标是《规划》的重中之重,是集中体现“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关键所在。其中,水环境质量指标有两个类别五个小项,突出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江河监测断面及重要湖库监测垂线的水质指标要求。大气环境质量类指标两项,分别是反映大气环境综合质量水平的AQI指数达到优良天数占比和PM2.5年均浓度两项控制指标,其中PM2.5指标是当前社会舆论和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环境质量则用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来体现。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使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ΔEI)进行总体体现。

二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类指标。该类指标则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以及氨氮等四项主要污染物的约束性指标,同时由于贵州省被列入了磷污染控制重点单位,因此在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增加了总磷的污染控制指标。

三是污染防治类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围绕“三废”重点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设置了4个类别8个小项。目的是:引导排污企事业单位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持续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

四是环境污染风险防控类指标。该类指标主要从确保我省生态环境安全的角度出发,设定了放射性事故发生率、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强度、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等指标。

五是能力建设类指标。该类指标是国家对各级环保部门监管能力达标建设的基本标准,指标的提出与贯彻落实有益于全面提升我省的环境监管能力。

(三)重点任务

《规划》的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确保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规划》以全面落实国家水、气、土 “三大行动计划”污染防治任务为核心,以防污治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环境质量保障方面的托底作用。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提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不达标水体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在八大流域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和“流域生态补偿”。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规划》梳理了在面源、移动源、固定源的污染防治措施,倒排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时间表。提出从环保角度出发,鼓励页岩气、风能等新能源开发,鼓励“气化贵州”的稳步推进,从加大能源结构的调整力度、降低全省大气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对黔中城市群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从摸清土壤污染现状出发,通过典型耕地土壤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确保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增强生态服务功能。《规划》力求从建设“两屏五带三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出发,分区分重点加强生态保护,通过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加强草海和赤水河等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务安排、突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农业投入品污染控制等具体生态保障措施,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增强生态服务功能。

3.强化环境风险管控,提高环境安全水平。《规划》通过夯实环境风险管控基础,强化核与辐射、重金属、固废(含工业固废、生活固废)、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化工废盐、废硫酸、废抗生素药渣、废矿物油、危险化学品、禁用限用化学试剂)等方面管控任务,提高环境安全水平。

4.大力开展环境大数据建设,助力“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战略实施,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规划》框架性地提出了贵州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目的和任务,总览性地要求环境保护要在“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开发中发挥作用,通过“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互动,实现“绿色+”的发展模式,不断深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

5.提升环保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划》提出了监测、监控、监察、应急、科研、信息等6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任务,通过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强化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理念,加大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保障力度等措施来提升环境监管保障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培育壮大环保产业,更好服务于我省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6.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提升全民环保意识。《规划》以“世界环境日”、“6·18贵州生态日”为载体,提升全民环保意识。促进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绿色化,推进衣、食、住、行等领域绿色化。

7.深化环保改革创新,强化宏观调控。《规划》通过加大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实施力度,强化注重生态环境要素空间规划的“多规融合”。围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节能、节水、节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联系等改革创新制度,建立健全污染风险防范体系等具体措施,不断强化环境宏观政策调控能力。

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熊厅长,您好。我们知道,在“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贵厅在起草《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熊德威:谢谢您的提问。“十二五”以来,贵州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环境保护仍处在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相持阶段,尤其是全省同步小康建设过程中,“发展和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们在起草《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时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一个“紧扣”、一个“突出”和三个“衔接”。紧扣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生态产品保障;加强《规划》主要指标任务与上位生态环保规划衔接,与贵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与水利、林业、工业、农业、城建等专业规划的衔接。

二是准确把握贵州环境保护的现状和特征,突出了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我厅多次赴各市(州)、县(市)及重点企业开展调研,起草技术小组会同相关业务处室认真研究并采纳了各有关部门对《规划》提出的修改意见建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厅还开展“全省水环境承载能力”、“全省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策略”等十个 “十三五”环保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为《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三是《规划》加强了“十二五”规划中期、终期评估成果的应用,既肯定成绩、凝练经验,又分析差距、查出问题。本着“做长长板、补齐短板”、 着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等原则思路,在各相关部门提出的工程项目建议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谋划了重点工程和行动方案,并在《规划》中以专栏形式加以列举,突出了《规划》项目化和实物化,力求编制一个求真务实的规划。

中新网记者提问。

中新网记者

《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对我省“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据我了解,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细致,请问《“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有哪些突出的变化和特色?如何保障《规划》的全面实施?请熊厅长介绍一下。

熊德威:您的问题提得很好。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贵州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普通话”与“贵州事”相结合的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变化和特点:

一是污染防治范围扩大,承载力扩容。改变了“十二五”期间污染防治的“七厂一车”8个行业,扩增到了含重金属污染控制在内的“十厂一车”11个行业,包括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印染厂、造纸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制药厂(拟新增)、食品(酿造、屠宰及其它食品,拟新增)厂、化学品制造(磷化工、煤化工,拟新增)、火力发电厂、水泥厂、钢铁厂、其它有色行业(铝、汞、锰、铅、锌、锑等)、机动车”。注重污染减排协同效应的发挥,解决了环保实际工作中“小经济产出行业污染影响大”的问题。此外,依据我省磷污染形势严峻这一态势,将总磷纳入了总量减排的主要污染物类别中。

二是注重抓两头,稳中间。既注重水质良好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也注重不达标水体、城市黑臭水体。注重重点行业面上达标,提标改造。

三是将环保工作主动融入“主基调、主战略”,突出时代特征。不仅注重环境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也突出环保在“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入和互动。

四是突出了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按照“两屏五带三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生态红线管控为重要抓手,履职尽责实现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保障《规划》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全省环保系统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国发〔2012〕2号文件等历史发展机遇,坚持“治、建、改、管”四措并举,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环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那么如何持续确保“十三五”环保工作的良好态势呢?我们主要做好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责任,推动规划落实。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首先,各级各部门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时,要秉承环境保护优先理念,充分考虑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保障相关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机制。其次,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纳入各级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相关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二是强化法治。健全地方立法、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司法、推进企业守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升全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法制化。

三是强化统筹。强化资金统筹,引入社会资源。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强环保相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区域环境补偿机制。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建设。持续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流域污染防治、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类别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以奖促防”、“以奖促治”、“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

四是强化考核评估。严格实行河长制、跨界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等考核制度。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调度机制。定期对各市(州)、县(区)环境质量改善、重点污染物排放、环境保护重大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在2018年和2020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向社会公布,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国环境报记者提问。

中国环境报记者

我有一个关于“环境大数据建设”的问题。2016年3月,贵州省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试点单位,全面开展环境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服务、推进环境数据开放相关工作。那么我想了解的是在“十三五”期间,贵州在大力开展环境大数据建设方面又有哪些新的举措?

熊德威:谢谢您的提问。没有数据就没有管理,没有数据就没有精准措施。刚才,对于“十三五”时期环境大数据建设相关情况,我在《规划》的主要任务作了简要的介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十三五”时期,贵州省将持续开展环保好大数据建设,助力“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战略实施。具体措施有五个方面:

一是加快环境大数据全省统一的收集、计算分析、联动平台建设,建立起适应我省环保工作要求的环境大数据应用体系。积极配合环保部先行大数据应用的业务数据采集,高标准建设我省监测、应急和执法大数据,创新大数据在三大领域环境管理上的应用机制,逐步实现用科学数据支撑高效、精细的环境管理,体现贵州特色与亮点。

我省环境大数据应用体系应该要做到五个“准确”,准确反映现状和变化趋势;准确找准源头;准确预报预警;准确评估评价,准确施策治理。

持续加强水、气、土三大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推进赤水河、乌江、清水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大气污染源清单、治理措施、环境容量与质量保障等监控、预警、决策大数据应用、全省移动执法和应急指挥平台联动应用建设,先行建设先行应用,完善“云上贵州”全省三级环保云平台,进一步加强环境大数据网站信息公开力度。

二是开展省级环境大数据标准、规范编制,加强互联互通,逐步形成环境大数据上下、左右联动应用的机制。统一全省的环境大数据标准规范,建立适用于我省生态环境大数据特征及大数据应用要求的管理及维护标准,聚集环境大数据资源,建立环境大数据管理机制,挖掘数据利用服务价值,实现省环境保护厅部门与外部纵向、横向的数据交换共享。

三是加强建设全省环境大数据调度、展示中心。积极开展贵州省数字环保等已建环境大数据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集中展示、调度各类已建环境大数据业务系统,拓宽应用场景模式。

四是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安全机制。严格执行信息化业务安全管理标准,建立覆盖环保数据采集、传输、使用、发布等各环节管理办法,加强环境大数据网络、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规范运维,筑牢重要环保信息的“防火墙”,确保信息安全。

五是加强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保障。做好两个高端合作,一是与高端研究机构的合作,二是与优秀企业的合作。成立贵州省环境大数据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为我省环境大数据工作提供研究评估、咨询审议、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建立贵州环境大数据研究机构,积极开展贵州环境大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研究。通过人员培训、引进高技术专业人才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环境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智力支持水平。

贵州新闻联播记者提问。

贵州新闻联播记者

“十三五”期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贵州如何将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以实现生态环境和扶贫减贫的“双赢”局面?

熊德威:“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内核,厚植生态文明新优势,以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不断提高自然资本在发展中的比重,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发展之路。

我们将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出通过的《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为指导,从环保的角度服务好绿色发展,为扶贫开发贡献力量。一是为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做好生态保障,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的前提下,着力打造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经营自然生态资源的产业体系,配合并助推发展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林业产业、饮用水产业。二是为大力发展循环高效型产业做好引导与支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通过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打造资源利用率高、废物最终处置量小的产业体系。三是为大力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做好服务,以良好的生态条件,吸引亲生态、低排碳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向我省聚集,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为打造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排放小的产业体系做好服务。四是为大力发展环境治理型产业提供帮助,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污染者付费、治理者收益,引导环境治理产业化发展。五是为加大绿色园区建设做好规划,严格把好准入关,优化园区总体布局,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标准,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绿色示范园区。六是为大力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做好配合,把科技创新和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施一批生态环境科技工程。七是为大力强化绿色金融服务做出努力。

贵州日报记者提问。

贵州日报记者

熊厅长,刚才您在《规划》重点任务中提到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增强生态服务功能”,那么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在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方面有哪些统筹的考虑?

熊德威:生态保护是大家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省生态安全格局统筹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建设“两屏五带三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分区分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乌蒙山—苗岭生态屏障、大娄山—武陵山生态屏障,乌江生态保护带、南北盘江及红水河生态保护带、赤水河及綦江生态保护带、沅江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带、都柳江生态保护带为骨架,以西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区、中部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保持区、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区支撑,构筑起功能较为完善的“两江绿色生态廊道”、“两高”绿色生态廊道。扎实做好3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工作。到2020年,建立全省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管护设施和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把贵州列为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省,全面开展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

二是划定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三是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务安排。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优先区监管,积极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制定全省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整体建设方案;选择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空间上叠加的贫困县,逐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

四是统筹城乡环境质量治理与改善。本着坚决禁止污染从城市转移农村,确实做好农村垃圾进城处理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再强化的三个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城镇垃圾向农村倾倒、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快化解存量、着力控制增量。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转运,对县城和乡镇周边的村寨,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规模较小的村寨,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有效收集处理农村垃圾。连片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村生产面源污染,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关闭窗口
  相关阅读  
 
  •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政府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日博官网365.tv微信公众号 主办:黔东南州环境保护局 技术支持:黔东南信息港
黔ICP备05000359号 地 址: 北京东路11号 联系电话:0855-8221064